您当前位置:天祥茶号 >> 宏昌说茶 >> 浏览文章
宏昌说茶

“封茶”拾遗

时间:2019年07月22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

  封茶,古往今来皆有之,虽没有封酒那样热烈、响亮,却恰如其性;低调、宁静、致远。

  “陈茶老酒”是岁月的沉淀,是文化的积淀。她的出现,往往把喜事推上高潮,把相聚推上顶峰。

  所谓“封茶”是指将茶叶封存、存放,也有“藏茶”之意。

  相传,乾隆下江南行至杭州,一杯茶打动了乾隆皇帝,他便封了若干上等的茶树作为御用,回京后乾隆将封茶赏赐给他的大臣。上行下效,大臣们不能去封茶树,便将品到的上等好茶学乾隆皇帝的做法,书写大红福字封贴在茶罐之上,求留福聚福的好兆头。文人雅士对茶事更是热衷,不久“封茶”成了上流社会茶席间不可缺少的主角,并日渐成为风尚。

  茶叶经过“封藏”,自然转化,产生多种益生菌。民间素有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之说。

  民间的封茶,常见于婚嫁,大寿等大喜,存之以祈福之用!一般分为两种:一是提前若干年“封茶”,以备大喜之用;另一种是大喜之期“封茶”,以作纪念。

  婚嫁、大寿,世人送礼皆选茶作为“定礼”和“寿礼”。明朝许次纾《茶疏》云:“茶不移本,植必子生”。古人婚嫁,以茶为礼,取其不移值子之意也。那时,种茶都采取种子繁殖(今称有性繁殖),还没有掌握扦插、压条、分株和嫁接等无性移植技术,所以古人称茶为“不迁”,《天中记》载:“凡种茶树必下子,移植则不生,故聘妇必以茶为礼”,取其对婚姻“矢志不移”和“必定有子”之吉祥之意。故而有歌曰:“莫道茶叶只宜饮,谁知其中寄深情。妙趣横生茶与爱,千古佳话后人吟”,茶为媒,茶结缘,“茶定”(今叫定亲、订婚)作为一种民俗,流传下来。

  而茶用于祝寿,称“茶寿”皆因“茶”字。“茶”字的草头代表二十,下面有八和十,一撇一捺,又是一个八,加一起就是108岁,故曰:“茶寿”取其吉祥高寿之意。因为茶树的寿命长久,具有旺盛的生命力,如没有人为破坏、水土流失和环境的破坏等因素,茶树是不会老死的。即使有些茶树已干枯而死,或树林荫蔽而死,只要砍掉枯死之茶树,能见阳光,茶树则会再次焕发生机。所以茶树寿命比人寿长得多,是故,人们借茶给老人祝寿正是此理。

  浮梁,在大唐王朝时就是茶叶的主产区,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琵琶行》中的千古绝唱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为浮梁茶广而告之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在历史的长河中,也留下了“封茶”及“茶俗”痕迹,当下浮梁的一些古村,仍能追溯到历朝历代的茶俗文化。江村严台自古就以“两茶”为业,大户人家传承“唐宋遗风”,用“饼印”印出茶饼,穿绳晾干后封存备用;明代废团置散茶后,大户人家用棉纸将茶一一包好,置瓷坛、铁箱内封存;小户人家是棉纸包好茶后,装入高密度布袋吊在大梁上;民国中期,有专业茶号即在阁楼上用枫木板和铁皮钉制专门存茶封茶的柜子,下铺木炭,再铺棉纸,再将一坛坛茶叶置于柜中封存。

  封存的茶叶除了大婚大寿之喜用外,还有药用功效。据严台民间口口相传之土方云:妇女闭经、寒气腹痛,用陈年老茶与红糖熬水饮服即开散:山上作业中毒,浑身红热,奇痒无比,用开水泡陈茶,洗浴即愈。

  “封茶”在严溪有大多的记忆,如滴滴山泉需要来收集。把民俗上升为文化,不是简单封存了几片茶叶,而是对古老技艺的传承,是将人生美好的记忆、良好的祈愿存封起来,待到“开封”之时,往昔一个个鲜活的故事、情谊历历再现。

  “2019年封茶大典”,天祥茶号恭候懂她的人相聚严台。